暑期快到了,不少初中生家長咨詢留學事宜,想讓孩子出國讀高中。一些業內人士認為,低齡留學生近年不斷增多,但其中不少打算出國的或已經出國的人,其實并沒有完全準備好。
新東方前途出國美國中學部總監盧巍介紹,到國外讀書,跟家長傳統認識有很大差異。不少家長認為國外的中學是完全素質化教育,下午3點半放學,學生每天在進行體育活動,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。實際上,到國外讀中學,背后的學習壓力非常大。很多人說中國的考試多,盧巍的感受是,美國的考試比中國還要多。美國的考試更多是教學過程中的考評,跟中國期中、期末或中考這種一次性的考試有較大差異,通常課程的參與度更多,考核不僅是一次考試,還包含作業、課堂表現、小組討論等多方面綜合性的考核。如果家長抱著中國考試多、學習辛苦,希望孩子到國外快樂學習、快樂生活的初衷,多半會失望,也將不利于孩子適應國外環境。
大部分學生決定到美國讀中學時,在國內的準備不夠。性格方面,他們過于謙虛或內斂,不善于求助。國外常有老師詢問,學習或生活方面是否有問題,而多數國內去的表示“OK”的學生,其實并不“OK”。
準備不僅包括語言,托福、SSAT成績滿足要求,更多是指心理準備。多數學生心智不成熟,會面臨心理挑戰。這種心理挑戰在初到美國時可能會是有一段時間交不到朋友,不知如何度過。學生尤其要適應學習方式的轉變,從填鴨式的被動學習,到國外后散養的主動學習模式。很多孩子表現出不適應。
家長在送孩子出國時,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,包括學習、生活能力準備,要早早地培養孩子的習慣,包括閱讀能力、生活自理能力、時間管理能力、主動學習能力等。
綜合素質和背景也要準備。有些家長認為,孩子當班干部,或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就可以申請好學校。其實不然,隨著申請人數越來越多,國外院校在多年對國際生的錄取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招生官對學生的選擇越來越理性。美國中學教育會看學生是否真的有愛心,是否對社會有責任心,是否真心喜歡所參與的活動。
過去三年,初二生申請美國初三,和初三生申請美國初三相比,前者的錄取概率更高。招生官認為,初二學生能申請美國初三,說明更優秀。但今年申請有變化,不少托福成績很好的初二學生申請美國初三的錄取結果并不理想。招生官的答復是,雖然初二學生的語言很好,成績很好,但在過去兩三年,不少人入學后的生活能力差,心智不成熟,對校園氛圍適應慢。哪怕孩子特別想去留學,盧巍仍然建議,家長最好在初二以后再送孩子出國,如果太早出國,父母一方要陪讀。
|